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全国公务员 >> 北京公务员 >> 文章正文
 
2009年北京招录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应对策略
整理自:2exam.com 2009-9-24 9:44:13

 日前,2009年北京面向社会在职招录公务员考试大纲出台。相比较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北京面向应届毕业生考试,这份大纲展现出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中公教育的专家将与你一起深析大纲,走进公考,还原公考之景象。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带有强烈的北京特色。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试次数是一年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分别针对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第二,考试的题型(主要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国家和其他各地方有较大出入。第三,考试的难度低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高于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着重从考试的内容入手,为广大考生理清考试的脉络。

  从考试的科目来看,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这里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其实就是原来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改了名字但是实质内容没有变化,考生不必在意。

  从题型来看,大纲给出的消息仍然是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五大板块。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近两年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题量都保持在135题左右,预计今年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申论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通过研究近两年的北京市公考考试大纲和公考真题,中公教育专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考试大纲和最后的考试真题在试题顺序上有着较大出入。以2009年应届毕业生和2008年公务员考试为例,大纲描述都是“考试结构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但在最后的考试中都无一例外,出现的却是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的排列顺序。因此,专家预计今年的考试最终顺序也会有些许改动。考生在最后做题时不要因此而产生心理波动,以致情绪不稳而发挥失常。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命题趋势:文章阅读独揽天下

  应对策略:着重提升言语思维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块内容带有强烈的北京特色,一直以来是文章阅读的天下。按照大纲所给的例题来看,今年北京公考的言语板块仍然考查文章阅读。即给出一篇由数段文字构成的文章,对文章进行阅读,考查考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每年的考题是给出六篇文章,每篇文章的字数在一千字左右,根据每篇文章回答五个问题。共计30道选择题。

  应该说,文章阅读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的一种变相考查方式,其考查实质基本一致,都是对考生言语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要注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细处入手,紧扣题目,找出正确答案。在平时,考生应该加强文章的阅读训练,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掌握一定阅读技巧。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命题趋势:数字推理题型多变,数学运算综合性增强,难度持续加大

  应对策略:注重锻炼数学思维,掌握一定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或原理。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仍然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部分。数学推理近年来的题量保持在10题。其中,有5题是常规的数列式推理,另有5题是图形式推理。这也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特色。一般来说,前五题的难度一般不大,主要是一些和差倍问题,难度在后5个图形形式的数字推理上。2008年考试为5个圆圈型的数字推理,2009年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则为九宫格式数字推理。这种题型更注重对考生数字敏感度的考查,要求考生能从整体出发,注意类推。数学运算给出了一道典型的乘法运算的题,这样的题目明显不能按部就班去计算,因为计算会花费考生大量时间,还无法保证正确率。通过这道例题,专家得出结论,要想数学运算快速正确地解题,不是靠常规运算,而是善于发现、运用运算技巧。

  在平常的备考中,考生应该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注重掌握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加强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命题趋势:推理方法不变,推理层次性多变,更强调逻辑思维

  应对策略:掌握推理方法,形成严密逻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测试应试者对图形、词语概念、事件关系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从大纲对判断推理的描述来看,考查题型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四种题型:(1)图形推理(2)演绎推理(3)概念的理解分析,即定义判断(4)事件排序。根据以往考试来看,这部分一般在30题左右。

  大纲例题所给的图形推理是典型的视觉型推理。研究例题和近两年考试真题,专家断定这昭示着图形推理的出题方向。视觉型图形推理更强调考生对图形的感知、空间分析能力。因此,考生要注意对这一趋向的把握。演绎推理需要考生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在对题干清晰把握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能力去解题。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历来考试的难点之一。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尤其需要加大对这一板块尤其是演绎推理的复习力度。事件排序也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保留的特色题目。这类题型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检查了考生的思维是否具有良好的逻辑性。考生需要去假使,推断,并正确的安排,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定义判断和事件排序难度一般不大。多做题,熟悉题型,掌握解题要点即可。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命题趋势: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大杂烩

  应对策略:牢固识记,灵活运用,加强积累,强化训练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内容,由于取材广泛,主要依赖应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

  大纲明确指出了常识判断的考查范围,通过研究,结合经验,中公专家建议在法律方面考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新近出台的法律条文,注重时政知识的积累,经济方面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人文科技类知识也要善于总结和积累。

  中公专家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从北京市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常识部分会出现十道多选题,这类试题的要求是需要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才能得分,错选、少选、多选都不给分。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命题趋势:信息多,阅读量大,计算量加大

  应对策略:快速提取信息,加强数字运算能力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若干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通过这里的描述,中公教育专家判断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这三大类。从历年考试来看,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分析一般在20题左右。

  资料分析的一大特点就是阅读的信息量大,无论是文字资料还是图表资料,均给出大量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做题情绪和做题速度。资料分析大部分题目都需要计算,而且计算量较大,还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加之资料分析处于试卷的最末端,假如之前的做题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的话,考生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解答这一部分。这些都是造成资料分析难拿高分的主要原因。因此,考生对资料分析有清晰的认识,在解答资料分析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资料分析题目本身材料、选项的特殊性,掌握多种估算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
二、申论

  命题趋势:立足北京,关注焦点热点,直面政府管理的弊端

  应对策略:关注时事,换位思考,切入准、下笔深

  大纲对申论的描述如下:

  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要求应试者:

  A.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B.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精神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命题一般都遵循大体的方向,固定的出题风格是四道题,重点考察考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考察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的能力,问题的答案往往会在材料之中。申论的难题一般是“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这一题。这样的题目多是要求考生展开去写一篇文章,文章落脚点在于对策这一层面。考生需要注意的是站在政府立场上,从某一具体的角度切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有效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2009年北京公考职位分析:职位数增加竞争降…  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2009年下半年北京公务员职位资格审核通过人…  2009年下半年北京公务员录用考试招考职位统…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招考千余职位招1856…  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招录网上报名开始
2009年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报名  2009年北京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备考方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2009年北京招录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应对策…
    ·2009年北京公考职位分析:职位数增加竞争…
    ·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2009年下半年北京公务员职位资格审核通过…
    ·2009年下半年北京公务员录用考试招考职位…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招考千余职位招18…
    ·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招录网上报名开…
    ·2009年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报名
    ·2009年北京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备考方略
    ·2009年北京下半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
    ·2009下半年北京公务员考录公告中的4大亮点
    ·2009年北京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
    ·北京市2009年下半年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报…
    ·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成绩分数线查询
    ·2009年北京市下半年公务员笔试时间和地点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